從20世紀80年代起,美、日、歐等各大汽車制造企業(yè)開始在其生產的電噴汽車上配備車載OBD診斷系統(tǒng),車載OBD診斷系統(tǒng)是通過各種與排放有關的部件信息,連接到電控單元(ECU),ECU具備檢測和分析與排放相關故障的功能。
當出現排放故障時,連接到電控單元ECU記錄故障信息和相關代碼,并通過故障燈發(fā)出警告,告知駕駛員。連接到電控單元ECU通過標準數據接口,保證對故障信息的訪問和處理。
初期的車載OBD診斷系統(tǒng)沒有自檢功能。比車載OBD診斷系統(tǒng)更先進的車載OBD診斷系統(tǒng)-Ⅱ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產生,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制定了一套標準規(guī)范,要求各汽車制造企業(yè)按照車載OBD診斷系統(tǒng)-Ⅱ的標準提供統(tǒng)一的診斷模式,在20世紀90年末期,進入北美市場的汽車都按照新標準設置車載OBD診斷系統(tǒng)。
車載OBD診斷系統(tǒng)-Ⅱ與以前的所有車載自診斷系統(tǒng)不同之處在于有嚴格的排放針對性,其實質性能就是監(jiān)測汽車排放。當汽車排放的一氧化碳(CO)、碳氫化合物(HC)、氮氧化合物(NOx)或燃油蒸發(fā)污染量超過設定的標準,故障燈就會點亮報警。
轉自:互聯網